这欧洲佬怎么回事,又要我们劝俄罗斯?就是怕中国坐大,借着俄乌冲突这事儿,拿捏我们呢。
他们倒是说得轻巧,好像中国一开口,普京就得立马听话似的。搞得我们好像是欧洲跟俄罗斯之间的传声筒,还是那种带调节器的那种,想怎么调就怎么调。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前几天又说,希望中国利用其对莫斯科的影响力,呼吁俄罗斯停止冲突。这话说得,跟我们不劝一样。去年,中国也多次表明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,呼吁和平谈判,推动局势缓和。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,同比增长了30.2%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我们该做的不在少,而且在贸易上,我们也不是一边倒。
但问题就在这了,欧洲这边的态度,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在推卸责任。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事,就想把皮球踢给我们。一边怕中国跟俄罗斯走得太近,觉得我们会趁机分一杯羹,一边又指望我们去当那个“和平使者”,好让他们自己好过点。这逻辑,有点意思。
你看,2023年,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还在继续,但他们自己的经济却没少受影响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在最近的报告里就提到了,欧洲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,能源成本高企,产业链也受到冲击。但他们就是不肯轻易放手,好像不把俄罗斯整垮就寝食难安。然后呢,就把一个“劝劝俄罗斯”的任务,很自然地就扣到了我们头上。
我昨天查了下,欧洲不少国家,比如德国,他们对俄贸易其实一直占有相当比重。这次冲突,对他们自己也有挺大的损失。你让他们现在就彻底跟俄罗斯翻脸,他们也做不到。所以,就只能在嘴上强硬,行动上却摇摆不定。这个时候,他们就看中国能做什么。
欧洲所谓的“劝”,其实是想让中国站队,而且是站到他们那边去。他们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上,能跟西方步调一致。但你想想,我们跟俄罗斯虽然有贸易往来,但我们跟乌克兰也有正常的经济联系。而且,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主权和领土完整,这是我们一贯的外交原则。我们不会简单地去站哪一队,更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,就改变自己的基本立场。
而且,赖辛格(此处为虚构人物,模拟真实事件中的专家观点)在一次采访里就直言,如果中国不能在劝俄这事儿上有所作为,那未来可能就要面对欧美持续的制裁压力。这话说得,就差把“威胁”两个字写在脸上了。意思是,你中国想当个“大国”,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,就得听我们的指挥。否则,就别怪我们不客气。
我看着这些新闻,心里就憋着一股气。凭什么啊?我们自己的事情还没忙完,又要被拉进来趟浑水。而且,这浑水,说白了,就是他们自己搅起来的。中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,有自己的发展目标。我们不可能为了满足欧洲的某种期望,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外交政策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曾表示,非常重视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,并希望中国能发挥建设性作用。听起来是客气,但细品一下,这话里的意思,其实和博雷利差不多。都是希望我们能“做点什么”,而这个“什么”,大概率就是按照他们的剧本来演。
我倒觉得,中国能做的,就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。在国际事务上,我们一直倡导和平解决争端,反对单边制裁,尊重各国主权。这些都是公开的,不是今天才有的。欧洲如果真的想看到和平,应该多跟我们沟通,而不是简单地把责任推过来,或者用制裁来威胁。
他们也得明白,中国的影响力,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。我们有自己的判断,有自己的做法。把我们逼急了,对谁都没好处。真到了那时候,中国跟俄罗斯的合作,可能反而会更紧密。这恐怕也不是欧洲那些人想看到的吧。
他们一边指责我们跟俄罗斯贸易多,一边又希望我们去劝俄罗斯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如果他们真想解决问题,不如自己拿出点诚意,跟俄罗斯好好谈谈,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,然后又随时准备给我们使绊子。
我就想问一句,要是欧洲真的那么看重中国的作用,为什么不能摆出点更真诚的态度来合作,而不是这种又拉又扯,还带着点威胁的姿态呢?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。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全国十大正规配资,高盛策略网,赢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